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世界中医药》 > 20174
编号:13619212
张声生教授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2月15日 《世界中医药》 20174
     3寒热并用治疗慢性脾胃病临床验案

    31温中清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

    患者某,女,44岁,2015年9月30日首诊,主诉:反酸烧心3年余。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反酸烧心,每于受凉及过食辛辣油腻后明显,伴有胸骨后烧灼感、呃逆,偶有胃胀,恶食生冷,畏寒肢冷,乏力懒言,纳可,眠差多梦。大便日一行,质干,排出费力,小便调。舌淡边有齿痕,苔薄白。电子胃镜提示慢性(非萎缩)浅表性胃炎,反流性食管炎。西医诊断:反流性食管炎;中医诊断:吐酸病;中医辨证:寒热错杂,脾寒胃热证。治宜温中清热,制酸止逆。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,处方:清半夏9 g、黄连5 g、蒲公英10 g、小茴香10 g、吴茱萸4 g、紫苏梗15 g、旋覆花10 g(另包)、紫菀20 g、焦槟榔15 g、陈皮10 g、莱菔子25 g、瓦楞子25 g、珍珠母15 g。1剂/d,水煎温服,早晚各1次,200 mL/次。2周后患者复诊,诉服药后诸证明显好转。去焦槟榔,加延胡索15 g、远志25 g。三诊时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,继服上方巩固治疗2周,停药随访2月,未见病情复发。

    按语: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脾胃病,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[7],因其易反复发作而难以治愈。张声生教授认为本病多因饮酒过度、嗜食肥甘厚味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940 字符